实验5-抗细菌感染-
2023-04-10
甘草多糖免疫学实验研究解读(五)
甘草多糖抗细菌感染实验
于长水
甘草多糖提纯后,成为非特异免疫原性新物质。在研发过程中,在投入市场应用前,在动物中实验观察了甘草多糖的抗菌作用。
实验由天津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进行。
实验材料与方法:
实验时,取健康小鼠72只,雌雄各半,随机分为六个组,同样饲养。实验组三个组,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甘草多糖,用3%PVP溶解;阳性对照组给予某制剂,用3%PVP溶解;空白对照组和对照组给予同容量的3%PVP溶液。各组每天1次,灌胃给予,连续14天。
于末次灌胃后2小时,除空白对照组外,其余各组小鼠腹腔注射绿脓杆菌混悬液0.5毫升。观察72小时,并统计各组动物死亡率。结果见下表。
各组小鼠对绿脓杆菌感染死亡率
组别 剂量(克) 动物数(只) 死亡数(只) 死亡率(%) |
空白对照组 —— 12 0 0 对照组 —— 12 10 83.3 某制剂组 0.50 12 5 41.7 甘草多糖 0.125 12 10 83.3 甘草多糖 0.25 12 6 50.0 甘草多糖 0.50 12 4 33.3 |
实验研究结果解读:
一、绿脓杆菌为假单胞菌属,该菌分布广泛,在土壤、空气、水中都有存在;在正常人的皮肤、上呼吸道、肠道也有发现,与人关系密切。
绿脓杆菌有致病性,可引起严重化脓感染,比如中耳炎、泌尿道感染、肺炎、肺脓肿、脑膜炎,外伤、烧伤感染,严重时可侵入血液循环引起败血症。是为中老年人常见的感染病菌,而且耐药率较高。
二、从实验结果看,在毫无保护的对照组小鼠死亡率达83.3%,与甘草多糖0.125克组死亡率相同,说明0.125克的微量甘草多糖起不到保护作用。而在甘草多糖0.5克组,发挥了有力的保护作用,小鼠死亡率为33.3%,保护率超过了甘草多糖微量、低量组及某制剂组,显示了对绿脓杆菌感染高效抗御能力。
三、从实验方法看,在小鼠中是先灌胃甘草多糖,后感染浓绿杆菌,其作用是预防性的,说明保持甘草多糖的免疫功效,将有力预防绿脓杆菌感染致病。
四、还观察了甘草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实验。葡萄球菌在自然界或人体表面、鼻咽、肠道广泛存在,是最常见的化脓性细菌,因球状菌体堆集排列如葡萄而命名。可引起皮肤化脓感染,淋巴管炎,肾、肝、心、肺、胸膜、骨髓等处化脓性炎症。还可引起气管炎、肺炎、鼻窦炎、中耳炎、尿道炎、败血症。因其产生的肠毒素,还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。耐药率较高。
方法同与绿脓杆菌实验。结果,对照组72小时小鼠死亡率83.3%,而甘草多糖组14天以后死亡率为66.7%,说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。
下一页
下一页
重磅消息:多家媒体报道“甘草多糖在治疗癌因性疲乏取得重大突破”
2024-12-21
2024-08-22
公众号

手机版

康奇(天津)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
Copyright © 康奇(天津)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